近年來,河北堅持“無中生有”“有中生新”,把壓減產能的減法當做加法來做,實現減量增效;同時,以增量帶動經濟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一批新的產業和新的企業正加速興起。
有中生新,提速產業新格局
“壓減過剩產能的目的,不是不要或削弱傳統產業,而是要使傳統產業更精更強。”河北重點圍繞鋼鐵、裝備、石化、汽車等重點產業,集中政策、資源等要素,實施重點突破,打造河北產業“升級版”。
鋼鐵、水泥、煤炭、玻璃等傳統產業,都是河北的當家產業。2014年以來,河北把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化解產能過剩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牛鼻子”,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生態環境建設。全年壓減煉鐵1500萬噸、煉鋼1500萬噸,水泥3918萬噸,平板玻璃2533.5萬重量箱,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
河北積極利用先進生產技術和工藝,推動傳統產業綠色生產、清潔生產、高效生產。
曾因污染嚴重而瀕臨搬出市區的唐山鋼鐵集團,實施規模空前的流程再造和廠區環境綜合治理,騰出空地全部綠化,成為全球噸鋼占地面積最小、綠化覆蓋率最高的鋼企,被中鋼協專家評價為“世界上最清潔的鋼廠”。
追求綠色生產,一批新技術廣泛使用。在河北鋼鐵集團,鋼鐵行業公認的干熄焦、燃氣蒸汽聯合發電、高爐煤氣余壓發電等六大領先節能技術全部推廣應用。煤氣回收利用率接近100%,利用余熱、余壓等二次能源自發電比例達到60%,一年的發電量,相當于一座千萬人口特大城市一年的居民用電量。
著眼循環發展,一批循環經濟項目紛紛上馬。在邢臺旭陽集團,從煤炭到其下游產品純苯、環己酮,再到尼龍66,是一條長長的產業鏈,產品附加值隨著產業鏈的延伸而不斷提升,從原料煤到終端產品升值了20多倍。
持續不斷抓技改,僅2015年全省工業企業千項技改項目691項,項目總投資2199億元。河北鋼鐵行業通過近4年的技術改造,產業格局正發生逆轉。如今,汽車家電板、高強鋼筋等高端鋼鐵產品正在成為河北鋼鐵的“代名詞”,高端、高價、高效的“三高”產品占比達到57.5%。
無中生有,新興產業顯生機
“發展新興產業,這是加法,我們要把它當乘法來做。”為加快新興產業發展,河北篩選了百家經營規模大、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新興企業給予集中支持,河北省財政每年安排10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技術研發、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創新能力建設,力爭幾年之后成為河北的當家產業。
晨陽集團是河北百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企業之一。在干凈整潔的生產現場,一臺臺先進生產設備緊張忙碌地運行著,卻聞不到任何難聞的氣味。在傳統漆制造工藝中,“油”必不可少。這種溶劑有毒有害、氣味刺鼻,但晨陽集團研發的水漆讓漆從此不含油,只使用清水稀釋。這家保定的民營企業,已是全國最大的全水漆生產企業。
隨著政策的密集出臺,河北新興產業企業信心大增。今年一季度,河北省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347.7億元,同比增長14.3%,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9.7個百分點。
在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服務業加快發展是河北產業結構調整中最大的亮點。2014年全年河北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7%,占GDP比重為37.2%,同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一半。2015年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39.3%,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2%。
在新經濟領域,清河的電商是一張“名片”。在最新排名的2014年中國“電商百佳縣”中,清河由第二十五名躍居第九名,成為北方地區唯一躋身前十的縣。
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順勢大作為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通過招商引資、引智,更多的產業在河北落戶。
今年3月18日,滄州與北京汽車集團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北汽集團將在黃驊市建設50萬輛微車產業基地。4月3日,北京現代滄州工廠項目開工,占地面積2868畝,工廠及配套項目總投資約120億元,預計2016年底落成。滄州工廠整車年生產能力將達到30萬輛,發動機年生產能力將達到20萬臺,預計年銷售收入360億元,稅收45億元。在北汽集團華北(黃驊)汽車產業基地的帶動下,汽車裝備制造產業已經成為渤海新區項目建設的一面旗幟。
引進一個人才、一個團隊,就是引進一個產業。邯鄲一家高科技企業——中邯硼業公司,其前身經營煤炭,企業老板把天津大學的一個教授團隊請進來,用40%的股權,換來了教授們研發的硼穩定同位素分離技術,一個年產值35億元的高科技項目投產,打破了國外相關的技術壟斷。
在政策支持下,河北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也在不斷發展。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經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1.57萬家,完成2015年階段任務目標的3/4,其中科技小巨人企業68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