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華德汽車彈簧有限公司)
中國有句老話: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做人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做企業也要,未雨綢繆,在穩步發展中不斷積累,不斷創新拓展來,尋求新的增長點,提升自身實力。特別是在經濟體系日趨全球化,金融風暴席卷全球的今天,進行自主創新和新產品的拓展就顯得更加具有戰略意義。
自主創新包括技術創新,也包括管理創新,創新過程中需要把需求、資源、技術等各要素結合起來,是一個綜合體的活動過程。因此,企業自主創新,不僅是新技術的開發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更是自主創新的重要動力源泉。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技術、設備等資源,開發新的產品種類,開拓新的市場,也是一種自主創新活動。
從發展趨勢上看,制造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在主導產品已經得到穩定發展的前提下,進行產品的多元化,俗話說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就是這個道理。國營體制下的企業要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中維持生存,并且得到良性發展,必須盡快找到出路,改變現狀。我們作為國內有一定規模的汽車彈簧企業,螺旋彈簧是我們主導產品。也是長期以來的發展重心所在,特別是汽車用螺旋彈簧產品覆蓋面相對較狹窄,屬于比較專業的產品類型,產品結構較單一。做單一產品的企業抵御風險能力低,一旦競爭環境惡劣,如原材料價格波動、國際貿易風險等,很容易使經營陷入困境。自從本世紀初以來,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主機廠極力壓縮成本、競爭對手不斷發展等因素,彈簧產品的利潤空間已經非常有限,此外,觀念落后,反應慢等老國企的一些通病也始終制約著我們的發展。由于產品單一,利潤微薄,在2001年以前的經營過程中,我們的競爭能力一直非常低,甚至虧損,長此下去,難免遭到市場的淘汰。
我們需要謀取變革,但如何去變?進行自主創新,開拓新產品,把經營范圍向更深更廣的領域滲透,尋找更多的市場來支撐,就是其中的對策。談到開拓新產品,首先我們就要了解這個企業,它有哪些資源優勢?適合發展哪些產品?首先,我們把“以質量服務求生存,以自主創新求發展“作為企業的經營方針。思路決定出路,腦袋決定口袋,要改變現狀,先要轉變思量,培養敢于開拓創新的精神,給企業帶來新的活力。而所有開拓創新活動的目的,都應該是要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可以在市場上對企業起到推進作用的,是要做到有的方式。我們有豐富的彈簧加工工藝技術和經驗,拓展的優先對象當然是和彈簧相關聯的產品,螺旋彈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用圓形線材做為原材料,經過機器的彎曲成特定的外形。一輛汽車大約由1.5萬個到2萬個零件組成,以鋼線,鋼管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零部件為數不少,比如構成座椅骨架的鋼線、鋼管彎曲成型件、門鎖機構的拉推桿、底盤系統中的橫向穩定桿、行李尾箱開啟扭力桿、發動機罩支撐桿等很多零部件都是以圓形線材或管材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產品,它們根據各處功能不同,采用不同的材料及不同的成型后期處理,但它們的加工工藝和彈簧還是有一定的相似的,比如都是用鋼絲盤料經過機器上的道具變化彎曲成型,有彈簧功能要求的零部件都需要經過成型后的熱處理等,某些重要工序比如繞制、回火等甚至是可以共用生產設備的,其實汽車上大多數鋼線類、鋼管類零部件都可以在一個彈簧企業的平臺上進行拓展開發。
隨著企業管理者們開拓創新活動日益重視,我們也開始不斷進行嘗試。從2001年開始,我們的 產品就不局限于螺旋彈簧領域,最先是向汽車座椅骨架領域展開,最初開發的是座椅骨架線成型焊接件。萬事開頭難,畢竟是新事物,專業經驗相對較缺乏,當時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經過對產品的使用特性、原材料、成型方法等要素進行反復研究,同時對現有設備進行自主改造以及一些必要的引進,并靈活借鑒了現有的彈簧加工工藝,通過不斷的試制實踐,遇到的問題最終還是一一解決了,生產出質量穩定,完全能滿足客戶要求的可靠產品,成功的實現了為國際一流的汽車主機廠配套的目標。在之后的幾年里,我們在非螺旋彈簧產品領域里陸續成功開發了座椅彎管件、行李箱扭桿、穩定桿、門鎖桿、發動機罩支撐桿等多種產品,直接供給國內各大車廠,有的甚至直接供應到北美市場。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專門建立了一個1500多平方的線成型產品車間,擁有十多臺CNC線成型機,通過自身的技術資源,設計開發了一系列的專用成型設備,并且在焊接技術、內飾附件等生產領域也積累了一定經驗。在2008年2.2億元的銷售收入當中,非彈簧類產品占據了相當的份額,與進入新市場前的銷售業績相比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市場的壓力也是開拓新的源動力,創新的成果又在市場中得到體現,先產品得到市場的認可,為企業帶來效益,就是前期的開拓耕耘得到了收獲的很好證明。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乘用車產量從1995年的不足100萬輛,到2007年產銷量達到630萬輛,2010年預計將達到830萬輛以上,按目前的增長勢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保持年均增速達到8%以上是比較有把握的,汽車行業的總體前景還是比較樂觀,這就意味著汽車零部件的市場潛力很大,關鍵就看如何把握了。
不管是技術人才,還是管理人才,都是企業開拓創新的主力軍。創新關鍵還是靠著一群創造力,高素質的人才。首先企業領導需要具備開拓創新的管理理念,敢于打破先例,善于把握時機,發掘內在的發展潛力。同時,企業也需要各種不同層次的人才,包括各類技術工人和管理人才。企業內部應該努力營造一個善于創新,勇于開拓的文化氛圍,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強化自主創新意識,增強創新的內動力。如果不通過制度創新發揮人才作用,企業就很難有突破。
我們根據自身條件,發揮人才創新作用,主動適應市場的變化,發掘更多的信產品,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用于創新的精神和積極開拓最終引領我們的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走上了一個個新的臺階,以更加矯健的姿態應對風云變幻時市場。
結論
企業自主創新,不僅是新技術的開發,同時還包括新產品、新工藝、新資源、新需求的創造,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技術、設備等資源,開發新的產品種類,開拓新的市場,也是一種開拓創新、適應市場的活動,對企業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