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潘建
根據降低成本、鍛煉隊伍技藝的方針,中航工業吉發決定將某型發動機上使用的某型彈簧,由外購轉為自制。潘建全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
面對彈簧限位角加工難度大,廢品率在70%以上,在沒有可參考和借鑒資料的條件下,為滿足生產需求,迅速組織車間技術人員組成彈簧QC攻關小組進行攻關,小組成員經過5個月的實踐操作,設計了某型彈簧專用夾具,使彈簧加工合格率達到100%。此項目還榮獲了“航空質協QC成果優秀獎”。
為了解決生產污水排放隱患問題,潘建全時刻關注污水處理設備的運行狀況,總是在污水處理現場監測污水排放及檢測數據。
由于操作人員沒有完全掌握現代污水處理設施及其使用技術,技術改造工程進展緩慢,潘建全心急如焚。他利用業余時間研究現階段市場上各類污水處理設施技術資料。在舊設備使用性能不能滿足生產需要情況下,他及時向公司申請購置適宜的新型污水處理設施。
新設備運轉后,排放污水各項檢測指標符合了國家污水排放標準,吉航還被當地環保局評為“信得過排污先進單位”。
多年來,由于某型發動機壓縮機2、4、5級鋁葉片榫頭尺寸減小影響裝配技術問題,制約著公司生產工作,同時給公司零備件采購帶來極大困難。雖然潘建全帶領技術攻關小組采取增加“活化”工藝技術措施,緩解了壓鋁片榫頭尺寸減小問題,但隨著壓鋁片翻修次數的增加,仍然存在榫頭尺寸減小現象。他再次組織技術攻關成員到兄弟單位學習調研。
經過學習調研,潘健全按照制定的壓鋁片技術攻關操作方案,親臨操作工作現場,采取省略堿溶液除膜工序,利用噴丸新工藝方法對2、4、5級壓鋁片榫頭掉尺寸問題進行現場操作實踐。經過無數次的試驗操作,他記錄了大量實測數據,通過對13臺壓縮機2、4、5級鋁葉片按照試驗工作內容進行修理,跟蹤檢查相關技術要求、嚴格貫徹執行標準,確保工藝調整可行,能夠滿足某型發動機壓縮機鋁葉片檢修要求,保證了產品修理質量,達到了預期效果,不僅解決了制約生產問題,還為公司每年節約80余萬元的成本費用,解決了發動機壓鋁片因榫頭間隙超差報廢量大的技術難題。